【
儀表網 儀表產業】導讀:這是“隱蔽”在我國第一個“熱帶雨林”類型的國家公園中,罕見于大眾視野的國家級科學觀測站。連續幾代林業科技工作者的堅守與傳承,讓這座小小科學觀測站,為我國熱帶雨林生態系統探秘、生物多樣性調查、生態保護修復和綠色發展,作出了非比尋常的貢獻。
這就是海南尖峰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又稱尖峰嶺站。
熱帶雨林資源在我國極為稀缺,而海南是我國唯一全省均為熱帶雨林分布區的省份。這里蘊藏著多種熱帶特有、中國特有、海南特有的珍稀動植物種類,它不僅是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區之一,我國熱帶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也是全球重要的種質資源基因庫,其保護和研究的價值意義非同一般。
尖峰嶺站就位于最高海拔1400余米的尖峰嶺林區,是我國最為典型的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生態監測和研究平臺。
在工作空間上,尖峰嶺站監測面積達到600km2,并且建立了近200個森林長期動態監測樣地,其中包含目前全世界單體面積最大的2個熱帶森林植被動態監測大樣地(原始林60公頃、次生林64公頃),組成了尖峰嶺熱帶雨林生態質量監測系統、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監測系統、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系統、森林水文、小氣候和土壤監測設施。
通過主站與輔助站點系統布設,對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長期監測研究,臺站所積累的長期野外監測數據,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提供了積極有效的科技支撐。
如今,尖峰嶺站基于樣地和物種信息開發的野外調查數據采集系統,已經實現站點野外實時監測數據高效、高質采集和快速存儲,和數據產品二次加工。
中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發展歷程主要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十一五”期間,主要以環境監測網絡的構建為主;第二階段為“十二五期間”,環境監測的重點集中在污染源監測;第三階段為“十三五”期間,環境監測的重點集中在環境質量監測,例如空氣質量監測和水環境監測等;第四階段為“十四五期間”,隨著我國環境狀況的改善,環境監測的重點從環境質量監測逐漸向生態監測發展。
近兩年,環境監測作為環境治理和環境管理的基礎,愈發受到關注,環境監測技術取得了較大提升。大氣源解析產品大幅進入國家監測站點,促進大氣污染源解析、跨區域傳輸等方面研究的進步。此外,在監測遠程化、智能化的實現以及生態環境的科學決策和精準監管等方面也都有所提升。
隨著環境保護部的成立,未來環境監測設備也會向生態監測領域融合、拓展。這些都為環境監測行業提供了發展機遇。預計2022年,環境監測設備銷售將保持在20%的增速,環境監測儀器也將向高質量、多功能、集成化、自動化、系統化和智能化方面發展。同時,隨著中國環境監測技術的不斷進步,環境監測儀器的生產也將形成一定的規模。